【科普】二十四节气之“谷雨”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系列之八
2025-04-18 13:48:0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桂阳县中医医院 | 编辑:方卉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4920

谷雨,取自“雨生百谷”之意,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。此时气温回升加快,雨水丰沛,天地间阳气升腾,植物抽枝展叶,正是“春养肝、夏养心”的过渡关键期。养生核心‌:祛湿防寒、健脾护肝、疏通气机,为夏季阳气升发打下基础。

中医养生强调 “天人相应”,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因此,在谷雨时节,我们应当顺应阳气升发、湿气渐盛的自然特点,从起居、饮食、运动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调整,以此达到强身健体、预防疾病的目的。

谷雨时节,肝气开始逐渐衰弱,脾土当令。然而,湿邪容易困住脾阳,影响脾胃的正常运化。依据中医理论,“肝木克脾土”,如果肝气过于旺盛,或者脾气虚弱,运化无力,就很容易引发消化不良、湿邪内生等问题。所以,谷雨时节的养生重点在于清肝火、健脾阳、祛湿邪,维持人体脏腑功能的平衡协调。

起居:防寒护阳,早睡早起

穿衣指南

“春捂”适度:谷雨温差大,早晚需穿外套,重点保护肩颈、腰腹、膝盖;

雨天及时更换鞋袜,避免寒湿入体。

作息建议

早起不晚于6:30,顺应阳气升发;

晚上11点前入睡,避免熬夜耗伤肝血。

小贴士

晨起用掌心搓热后敷眼3分钟,可明目养肝;睡前温水泡脚(加艾叶15克),驱寒助眠。

饮食:祛湿健脾,少酸多甘

谷雨湿气渐重,易困脾阳,需注重祛湿与补益结合。

宜吃食材

祛湿三宝‌:赤小豆、薏米、山药(推荐:山药薏米粥、红豆茯苓汤)。

护肝养血‌:菠菜、香椿、黑木耳(香椿炒蛋、凉拌木耳)。

‌增甘养脾‌:红枣、南瓜、小米(小米南瓜粥)。

慎吃清单

生冷瓜果:如西瓜、冰饮等易伤脾胃;

辛辣油腻:如火锅、烧烤等加重湿热。

运动:温和升阳,忌大汗淋漓

推荐项目

疏肝理气‌:晨起拉伸、八段锦(尤其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式);

活络筋骨‌: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;

排湿妙招‌:靠墙蹲(每日3组,每组1分钟),增强脾胃运化力。

禁忌

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大汗,耗损阳气;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,防止风寒侵袭。

中医适宜技术 —— 刮痧疗法

疗法介绍:刮痧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疗法,通过使用特制的刮痧器具,蘸取一定的介质后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、摩擦,使皮肤局部出现“出痧”现象,从而达到活血舒筋、解毒祛邪、清热解表、行气止痛、健脾和胃的功效。

作用:疏通经络、排毒祛湿、缓解疲劳。

推荐部位:背部膀胱经: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,调节肝气。手臂内侧心包经:能够缓解情绪波动,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。

适用人群:适合肝气郁结、湿气较重、肩颈酸痛的人群。

谷雨防疾

谷雨节气,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天气逐渐转暖,雨水增多,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常见的疾病。

1.过敏性疾病

谷雨时节,百花盛开,过敏原增多,易引发过敏性鼻炎、过敏性哮喘、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。过敏体质者在外出时应尽量选择浮尘较少的时段,并佩戴口罩或用纱巾蒙住口鼻,多喝水,适当多吃清肺、润肺的食物,如百合、雪梨等。

2.感冒和流感

由于气温变化频繁,人体抵抗力下降,容易感染感冒病毒。预防感冒和流感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勤洗手、避免接触已感染者;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;加强锻炼,提高身体免疫力;保持室内通风等。

3.胃肠道疾病

谷雨时节气温升高,食物容易变质,容易引发肠胃疾病。预防肠胃疾病的方法包括注意饮食卫生,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食物,同时注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过度油腻和刺激性食物;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保持膳食均衡;适量饮水,促进消化排泄;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等。

谷雨是春的谢幕,也是夏的序曲。此时顺应天时调养身心,不仅可化解春季积存的湿热,更能为夏季的阳气勃发储备能量。从一杯养生茶、一次晨间散步开始,让健康习惯融入生活细节,方能“雨生百谷,人养百岁”。

责编:方卉

来源:桂阳县中医医院

推广
民生
时政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